地方艺术院校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的时代担当
时间:2018-08-21 11:26:55 来源:雾女风情文摘 本文已影响 人
〔摘 要〕地方艺术院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理论为引领,通过出人才、强专业、接地气、播文化,自觉承担起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在新时代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地方艺术院校;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一、关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文化兴盛的支撑。因而文化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视为继经济、政治之后又一个国家间竞争的关键因素,有学者将其称之为软实力(softpower)。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天的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然而,与硬实力显著提升不相匹配的是,我国文化软实力落差还很大。根据我国2011年发布的首部《文化软实力研究蓝皮书》数据显示: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中所占比重不足4%,文化软实力不足美国1/10。撒切尔夫人讲过这么一个观点:现在谈中国的崛起为时尚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文化,中国尚未创造征服西方世界的文明成果和生活方式。有鉴于此,近年来,我们把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更是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强调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据不完全统计,十八大以来,在习总书记的公开讲话与文章中,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至少有10次以上。
2014年2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指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首提文化自信。2014年3月7日,总书记参加贵州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2014年10月15日,总书记出席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明确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2014年12月20日,他与澳门大学学生座谈时说:“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2015年11月3日,在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期间会见外方代表时,总书记又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016年5月17日,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说:“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总书记掷地有声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至此,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思想和理论水到渠成,已日臻完善和成熟。
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笔者认为,文化自信理论是总书记对文化问题思考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和亮点,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指引与理论遵循。
那么,什么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呢?二者的关系又如何呢?百度百科是这样定义的:“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可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和相互促进的,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文化自信会反过来增强文化自觉。
二、地方艺术院校在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和自信中的时代担当
(一)出人才——增强使命感,自觉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培养合格的文艺生力军。
艺术院校是培养文艺人才的摇篮。全国大中专艺术院校(含综合性大学二级艺术学院)有近千所,除去“国”字头的,绝大部分都是地方艺术院校;它们首先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发展培养文艺生力军的重任。因此,地方艺术院校的首要职责就是要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满足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文艺人才的新要求。为此,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要特别注意两点:
第一,重视培养人才的全面素质,特别是思想品德素质,造就德艺双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艺术人才。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艺术人才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其政治思想品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关系到艺术传播和创作能否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能否抵制低俗、庸俗和不媚俗。
第二,尖子人才与常规人才的培养并重。一方面,艺术是追求卓越的,只有达到卓越,才能产生杰出的艺术大家;因此,艺术院校在教学中要注重尖子生的选拔和重点培养,给他们“开小灶”,配强师资,实行一对一辅导,促使他们脱颖而出。另一方面,能成名成家的毕竟少数,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将是文化建设战線上的普通一兵。因此,在关注尖子人才培养的同时又要把主要关注点放在这一大群体上,在宽基础、强技能、重实践上下功夫,培养一专多能的文艺生力军。
(二)强专业——明晰办学定位,坚持特色发展。
大中专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学校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制度的,其也是学校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办学定位包括发展目标、类型、人才培养规格、服务面向、规模、层次和特色的定位。其中,发展目标定位是基础,人才培养规格定位是核心,特色定位是灵魂。